工地通过避开高温时段、启动喷淋系统、设置“清凉驿站”等措施,保证进度、安全两不误(副题)
6月以来,新疆多地持续高温,酷暑天气愈演愈烈。高温下,奋战在工地一线的建筑工人挥洒汗水,经受“烤”验,与高温抢时间,确保各项重点工程安全、保质、有序推进。
【资料图】
追着阳光“种太阳”
6月9日,在位于塔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塔城光伏项目现场,数百名施工人员正头顶烈日,进行光伏发电组件的安装。
“光伏设备安装时要先打好支架再装面板,保证整排面板的角度统一,还要逐排逐项检查组件安装情况,以保证各组光伏组件正常运行。”安装工刘兴旺一边调整光伏组件和地面设立的角度,一边说道,“这里紫外线极强,背后是烈日,面前还有光伏板,所以施工中再热,我们也要‘全副武装’。”
在现场,即使“武装”得严严实实,但仍能看到不少工人从安全帽下漏出的头发已被汗水凝结在一起。“确实是热,不过还可以接受,工友们也经常开玩笑说,我们就是给这里‘种太阳’的人。”明晃晃的阳光下,安装工李培安擦去脑门上的汗,接着继续投入工作。
“在这里,高温天气作业都要忙着‘抢早’,我们尽量避开高温时段,确保施工进度、安全两不误。”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罗发海介绍说。
在位于库尔勒市的巴州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,一进入施工现场,便能感受到一丝凉爽。项目现场设置自动喷淋降尘系统,给在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工友带去丝丝凉意。针对近期高温天气,该项目部通过冲洗、洒水、雾炮等措施,做好扬尘污染管控、降温降尘工作同时,也起到降低工地地面温度作用。
一天磨烂一双手套
6月8日上午,记者来到中建三局吐鲁番纺织服装园项目现场,热气已弥漫四周,工地仿佛一个“大火炉”,近百名建筑工人挥汗如雨,推进项目主体施工,现场一派忙碌景象。
在项目厂房作业区,面对纵横交错的钢筋,湖南籍钢筋工张光国身穿长袖劳保服,手戴橡胶手套,熟练地把钢丝缠绕在钢筋交叉处,再用钩子固定好,几乎1秒打一个“钢丝结”。“除了绑扎钢筋,我们还要切割钢筋,目前项目涉及钢筋量已超过100吨。”话语间,汗水从他额头、两颊流下,但没一会儿就被晒干,在脸上留下汗渍。
十多分钟后,张光国直起腰,擦了一把汗,拿起一旁的大水杯猛喝了几口。休息的片刻,他脱下了防护手套,记者看到手套已磨损,当问及是否两天就要换一副手套,他爽朗地笑笑说:“哪里能等到两天,这个天钢筋都烫手,手套也磨得特别快,几乎一天就要换一副。”
“钢筋是建筑的基础,丝毫偏差都会影响安全质量,所以我们宁可多晒一会儿,也要保证工程质量,但项目会让我们在最热的时候休息整顿。”一旁的钢筋工冉启佐接过话说。
桑拿天的“高空火炉”
6月9日,在位于南部工业园区内的哈密污水处理厂项目,在距离地面40米的高空塔吊驾驶室,来自甘肃的塔吊司机商大龙正集中精力,手控操作杆进行建筑材料调转。此时,已经在操作室工作了3个多小时的他,上衣背后明显已被汗水浸湿。
“一年最难受的就是这个时段了!”商大龙说,他在工地开塔吊已有4年时间,由于塔吊驾驶室四周都是玻璃窗,每年酷暑季节,炙热的阳光透过毫无遮挡的玻璃照射进来,这里就如同“高空火炉”,人一上塔,衣服马上就被汗水打湿了,黏在身上很难受。
“40米的塔吊就有100多个阶梯,我每天至少要来回爬4次。天太热,钢架被晒得特别烫,抓着向上走的时候根本受不了。”商大龙说,为尽量减少下塔吊的机会,每次上塔他都要带上一大瓶水和项目发放的解暑降温药品,但忍着少喝水也是常态。
为应对高温天气,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的乌鲁木齐两港产业园建设项目,在工地休息区设置了“清凉驿站”,工人可以定时出来稍作休息,站内备有解暑饮品和防暑药品,并安排专人排查施工人员身体状况,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作业岗位,确保工人身体健康。
项目经理刘永旭告诉记者,针对高温天气,项目制定了高温应急预案,除了合理调整作息时间、错开高温时段生产,还成立检查小组每天深入施工区域排查隐患,围绕安全生产,普及高温防护、中暑急救等专业卫生知识,确保建筑工地高温环境下安全生产。
标签: